可以看到在半影區內,太陽的光線仍有部分可直射至月球,僅有在本影區內,太陽直射月球的光線才會完全被地球擋住。 若是按照地球、月球大小與軌道真正的比例繪製,可見下圖,此圖的月球繞地軌道、白道黃道交角皆按真實比例繪製:
上半部是以直視黃道面的方式來觀看月球繞地運動,此時的太陽固定在左方,但因為距離太遠無法在此圖中出現。本影、半影區的繪製也與第一張圖的繪製方式相同。下半部則是從地球上觀察本影半影區,影片中也可看到月球在運動至最右側時 (即「望」的相位) 掃過半影區。此圖的月球運行非常類似$11$月$30$日該次的半影月食(不過此圖僅為該次半影月食示意圖,不是百分之百模擬)。圖中本影、半影區的大小其實有很細微的變化,是因為地球繞日、月球繞地軌道非正圓,因此地球距太陽、月球距地球的距離皆會有細微變化,造成本影、半影區的大小非固定。
預測日月食是古代東亞曆法中非常重要的一環,也是少數預測的天象可以用最簡單的方法驗證的,不同如節氣或是朔望,日月食是非常視覺性、一翻兩瞪眼的天象,在古代曆法中也下了很大的工夫在此。
在介紹古代東亞曆法關於日月交食的計算前,還有許多數學與計算要先慢慢介紹,無法在單一文章中詳細解說,還請讀者們之後耐心閱讀。這篇文章要先簡單介紹關於日月交食中,最基本的概念:交點月。
關於月球運動有許多週期我們已經介紹過,如【朔日定初一:從除夕是哪一天談起】與【古代怎麼推算朔日 (1):概論】等皆有提及的「朔望月」,或是【月球運動 (1):平朔、定朔概論】中雖沒提到但是其實有應用到的「近點月」,也就是月球運動從近地點算起環繞回近地點所需的時間。
而因為月球繞地軌道並非與黃道面平行,有一個約$5.3$度的交角,因此每隔一段時間便會運行至黃道面,若以地球北極為上方,則月球會不斷地「上升至黃道」或「下降至黃道」。「上升至黃道」的那個交點稱為「升交點」,「下降至黃道」的交點稱為「降交點」。月球回到同一個「交點」的週期便稱為「交點月」,平均約$27.212220$天。雖然日後計算日月食不一定直接利用此一數據,但能準確觀察記錄對於日月食的預測有極大的幫助,如果「升交點」或「降交點」剛好位於「朔」或「望」的相位,便會有日月食的情況出現。
下圖是模擬月球繞地運行,太陽固定於同一點,此圖中是在圖中左側的位置,因為比例的關係太遙遠了無法畫出。圖中是以直視黃道面的方式呈現,若運行到最左側是「朔」的相位,若是最右側則是「望」的相位。上半月時,圖中的月球會由左至右運行,下半月時則是由右至左運行:
圖中可見月球繞地軌道並非於黃道面重合,而有一交角。因為月球繞地時同時也在繞著太陽運行,所以月球繞地的交角的方向也隨之改變,但若是單純只因此方式改變方向,讀者們可能會期待每隔$365.2422$天,月球繞地的角度會回到原來的方式,但事實上此「交點月」如同絕大多數的週期都有「進動」的現象,每隔$18.6$年左右「升交點」與「降交點」才會回到地球、月球相對位置中相同的位置。
此圖是按照真實軌道與進動方式模擬,甚至也考慮了地球繞日的橢圓軌道,因此圖中的「朔望月」與「交點月」的長度皆符合真實世界的長度。讀者們可以仔細觀察,約每隔$29.5$天,月球會回到「朔」或「望」的相位,而每隔約$27.2$天左右,月球會從到「升交點」或「降交點」處開始形成一週期回到該「交點」處。
在古代東亞曆法中,最先計算出「交點月」的是大家熟知的祖沖之(西元 $429$ 年-$500$ 年),在其提出且日後使用的大明曆 (西元 $510$ 年-$589$ 年)中便提出了該數字:
【宋書志第三曆下】
會周,七十一萬七千七百七十七。 通法,二萬六千三百七十七。 |
---|
這裡使用的數字是 $\frac{717777}{26377} = 27.21223$ 跟上述現代測得的數據 $27.212220$ 已經非常接近了。
這篇文章僅是簡單介紹「交點月」,在未來一系列的文章我們會慢慢介紹古代曆法怎麼計算日月交食,請讀者們日後繼續閱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