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14日 星期一

冬至是日出最晚日落最早的一天嗎?:均時差 (1)

大家可能都知道冬至是北半球白晝最短的一天,但或許有許多人會誤認為冬至自然就是最晚日出以及最早日落的一天,事實上並不是的。

我們簡單查詢中央氣象局的網站,很容易會發現,今年最晚日出的日子是在一月中旬,最早日落則是在十一月下旬的時候。咦?跟直覺不太一樣?

由於最早日落的那天日出時間較早,或是最晚日出的那天日落也較晚,所以白晝最短的一天確實落在冬至時,但為什麼冬至不是日出最晚日落最早的一天呢?

在回答這個問題前,我們再來看另一數據,今年太陽過中天時刻。讀者們可能會發現,每天太陽過中天時刻一直在改變!這個數據設定在東經120度,所以太陽過中天時刻應該一直維持在正午12點,那為什麼一直在改變呢?

可能已經有讀者想到原因了:每一天的長度是不一樣長的。現在設定每天24小時整是平均的結果,也稱為「平太陽日」,但真實的太陽日即「視太陽日」的長度是逐日改變的,有時比24小時稍長,有時比24小時稍短,都是數秒的差異,最大可能會差到30秒左右。為什麼會有差異呢?

這即是近代天文物理學有名的問題 ── 均時差 (Equation of Time)。

讀者們第一個可能會想到之前文章曾提過的,橢圓軌道的影響。是的!橢圓軌道自然會影響「視太陽日」的長度,影響的方式與之前提過影響「朔望月」長度的原理是一模一樣的,在靠近「近日點」時,地球角速度較快,這時候地球要多轉一些才行,所以那一段時間「視太陽日」會因此而增長數秒;而當靠近「遠日點」時,地球角速度較慢,地球少轉一些即可,因此那一段時間「視太陽日」會因此而減少數秒。

可是,如果因為這樣,那應該在冬天時「視太陽日」較長,夏天時「視太陽日」較短,真的是這樣嗎?單看上述提到的「太陽過中天時刻」,仔細看該時刻的變化,在夏天時,「太陽過中天時刻」也是慢慢往後,代表這時候「視太陽日」是超過24小時的,咦,那發生了什麼事?

我們來看看實際上發生的事,請見下圖:

這是今年每個「視太陽日」的長度,可以看到,出現了兩個波峰與兩個波谷?冬季時是波峰可能不意外,但夏季時也是波峰,另外春秋兩季卻是波谷?這又是怎麼回事?


這是另一個影響「視太陽日」長度 ──「地球自轉軸傾角」造成的。讀者們對於地球自轉軸有個23度半左右的傾角應該不會陌生,可是為什麼這個傾角會影響「視太陽日」的長度呢?

要解答這個問題我們從下面這個影片來說明會比較簡單 (此影片單純考慮自轉軸傾角的影響,簡單起見設定為圓形軌道而非橢圓形軌道) ,影片是取自此一網站(https://labs.minutelabs.io/what-is-a-day/#/axial-tilt),讀者們也可以自行模擬試用,會更易於了解:因為地球太陽是相對的運動,所以地球自轉軸的傾角也可以將其視為太陽運動時與地球的天球赤道平面有一交角,此交角即為23度半左右,影片中可以看到若以地球北極為上方,太陽則不斷上升或下降穿過天道赤面平面,影片中的紅色星體是假設地球自轉軸無傾角的話,太陽按相同軌道運動的軌跡,亦即在天球赤道平面上運動。

乍看之下可能還是會無法想像為何會因此影響「視太陽日」的長度,事實上在地球上,若考慮「方位」時,其參考點都是以「天球赤道平面」或是與其平行的平面 (即各緯線) 為準,而「觀測太陽是否回到同一方位」自然也會是以該平面為準,也就是說我們在判斷太陽是否回到同一方位時,其實我們真正在意的只有太陽的位置投影到「天球赤道平面」(或與其平行的平面)後的結果,請見下圖(為方便起見此影片仍使用圓形軌道來說明):

影片中可以看到,從北極方向觀測,也就是將此軌道投射至天球赤道平面,可以簡單地觀察到,這樣子的太陽位置才是決定方位時才會真正使用的。不過要提醒的是,雖然這樣子的投影會是個橢圓軌道,不過此投影的橢圓軌道運動不會按照之前克卜勒定律的方式運動。

雖然此次模擬中為簡化推導,太陽運動是按等速率圓形軌道,但若以天球赤道平面當參考平面,地球北極為上方,太陽運動可將其分成兩個方向的分量,其中一個是位於天球赤道平面的分量,另一個則是垂直的分量。當太陽接近春秋分時,太陽運動需要多分一些分量給垂直的分量(亦即分少一點給水平方向),而當太陽接近夏冬至時,由於太陽運動接近最高或最低點,所以垂直方向的分量會是最小值,大部分太陽的運動會是在水平方向的分量。

而由於我們在意的是「投射至天球赤道平面後的位置」,所以考慮太陽運動時不需要考慮「垂直方向」的分量,換句話說,太陽運動在接近「夏冬至」時水平分量最大,接近「春秋分」時水平分量最小。而跟之前一樣,運動較快則「視太陽日」會較長,運動較慢則「視太陽日」較短,因此地球自轉軸的傾角造成的結果便是,在「夏冬至」時「視太陽日」稍長,「春秋分」時「視太陽日」稍短。

而「視太陽日」的長短便綜合了「橢圓軌道」與「自轉軸傾角」的影響,另外「夏冬至」與「近日遠日點」不是剛好重合,約相差十數天,最終造成的結果,我們再回到此圖:

即是夏冬時視太陽日較長,但因為近日點接近冬至,所以冬季時的視太陽日便比夏季更長一些了。

在上圖中,只要「視太陽日」的長度大於24小時的日子,便會將「太陽過中天時刻」往後推延,相反的小於24小時的日子,便會將其向前移,讀者們可對照「今年太陽過中天時刻」來驗證。

由於太陽過中天的時刻不斷改變,冬至前後因為「視太陽日」皆大於24小時一直到二月才慢慢小於24小時,所以太陽過中天的時刻一直往後延,連帶也影響了「日出時刻」。所以雖然因為地軸的關係,冬至時白晝最短讓日出時刻變晚,但由於「均時差」(Equation of Time)的關係,日出時刻還是不斷在往後,也因此,冬至並非「日出最晚」的一天,類似的原因也讓冬至並非「日落最早的一天」了。

之後還會有文章來解說推導過程,請大家日後繼續閱讀!

2020年11月25日 星期三

日月交食 (1) :交點月

$11$月$30$日(星期一)可見天文現象半影月食,臺灣也可以看到,傍晚月出時即帶食,歷時約$2$小時$53$分左右。在半影月食時,因為地球並非完全擋住太陽的光線,只會稍微降低月球亮度,通常用攝影的方式較容易看出變化。 之所以會有半影月食,與月球繞地軌道與地球、月球大小比例有關,下圖是示意圖,並非按照正確比例繪製:

可以看到在半影區內,太陽的光線仍有部分可直射至月球,僅有在本影區內,太陽直射月球的光線才會完全被地球擋住。 若是按照地球、月球大小與軌道真正的比例繪製,可見下圖,此圖的月球繞地軌道、白道黃道交角皆按真實比例繪製:

上半部是以直視黃道面的方式來觀看月球繞地運動,此時的太陽固定在左方,但因為距離太遠無法在此圖中出現。本影、半影區的繪製也與第一張圖的繪製方式相同。下半部則是從地球上觀察本影半影區,影片中也可看到月球在運動至最右側時 (即「望」的相位) 掃過半影區。此圖的月球運行非常類似$11$月$30$日該次的半影月食(不過此圖僅為該次半影月食示意圖,不是百分之百模擬)。圖中本影、半影區的大小其實有很細微的變化,是因為地球繞日、月球繞地軌道非正圓,因此地球距太陽、月球距地球的距離皆會有細微變化,造成本影、半影區的大小非固定。






預測日月食是古代東亞曆法中非常重要的一環,也是少數預測的天象可以用最簡單的方法驗證的,不同如節氣或是朔望,日月食是非常視覺性、一翻兩瞪眼的天象,在古代曆法中也下了很大的工夫在此。

在介紹古代東亞曆法關於日月交食的計算前,還有許多數學與計算要先慢慢介紹,無法在單一文章中詳細解說,還請讀者們之後耐心閱讀。這篇文章要先簡單介紹關於日月交食中,最基本的概念:交點月。


關於月球運動有許多週期我們已經介紹過,如【朔日定初一:從除夕是哪一天談起】與【古代怎麼推算朔日 (1):概論】等皆有提及的「朔望月」,或是【月球運動 (1):平朔、定朔概論】中雖沒提到但是其實有應用到的「近點月」,也就是月球運動從近地點算起環繞回近地點所需的時間。

而因為月球繞地軌道並非與黃道面平行,有一個約$5.3$度的交角,因此每隔一段時間便會運行至黃道面,若以地球北極為上方,則月球會不斷地「上升至黃道」或「下降至黃道」。「上升至黃道」的那個交點稱為「升交點」,「下降至黃道」的交點稱為「降交點」。月球回到同一個「交點」的週期便稱為「交點月」,平均約$27.212220$天。雖然日後計算日月食不一定直接利用此一數據,但能準確觀察記錄對於日月食的預測有極大的幫助,如果「升交點」或「降交點」剛好位於「朔」或「望」的相位,便會有日月食的情況出現。

下圖是模擬月球繞地運行,太陽固定於同一點,此圖中是在圖中左側的位置,因為比例的關係太遙遠了無法畫出。圖中是以直視黃道面的方式呈現,若運行到最左側是「朔」的相位,若是最右側則是「望」的相位。上半月時,圖中的月球會由左至右運行,下半月時則是由右至左運行:

圖中可見月球繞地軌道並非於黃道面重合,而有一交角。因為月球繞地時同時也在繞著太陽運行,所以月球繞地的交角的方向也隨之改變,但若是單純只因此方式改變方向,讀者們可能會期待每隔$365.2422$天,月球繞地的角度會回到原來的方式,但事實上此「交點月」如同絕大多數的週期都有「進動」的現象,每隔$18.6$年左右「升交點」與「降交點」才會回到地球、月球相對位置中相同的位置。

此圖是按照真實軌道與進動方式模擬,甚至也考慮了地球繞日的橢圓軌道,因此圖中的「朔望月」與「交點月」的長度皆符合真實世界的長度。讀者們可以仔細觀察,約每隔$29.5$天,月球會回到「朔」或「望」的相位,而每隔約$27.2$天左右,月球會從到「升交點」或「降交點」處開始形成一週期回到該「交點」處。



在古代東亞曆法中,最先計算出「交點月」的是大家熟知的祖沖之(西元 $429$ 年-$500$ 年),在其提出且日後使用的大明曆 (西元 $510$ 年-$589$ 年)中便提出了該數字:

宋書志第三曆下

會周,七十一萬七千七百七十七。

通法,二萬六千三百七十七。


這裡使用的數字是 $\frac{717777}{26377} = 27.21223$ 跟上述現代測得的數據 $27.212220$ 已經非常接近了。



這篇文章僅是簡單介紹「交點月」,在未來一系列的文章我們會慢慢介紹古代曆法怎麼計算日月交食,請讀者們日後繼續閱讀了!

2020年11月9日 星期一

月球運動 (1):平朔、定朔概論

在【太陽運動 (1):史書中暗藏的正弦函數】一系列文章中,我們得知了在西元6世紀時東亞終於慢慢掌握到太陽的不均勻視運動。這個現象除了影響與太陽有關的推算之外,同時也影響了朔望月的計算。在這篇文章中,我們會解釋太陽的不均勻視運動如何影響朔望月的長度,同時也會介紹另一個影響朔望月長度的「月球橢圓軌道與其進動現象」。

古代東亞的曆法一直到唐代「戊寅元曆」(西元619年 - 西元665年) 前都是使用「平朔」,戊寅元曆開始嘗試使用「定朔」但因為出現連續四個大月又改回「平朔」,下一部曆書「麟德曆」(西元666年-西元728年) 改用修正版的「進朔」,而一直到了大元時的「授時曆」(西元1281年-西元1387年) 才真正採用「定朔」。關於「進朔」的使用我們會在日後說明。

所謂的「平朔」即每個「朔望月」都採用相同長度,各部曆書上使用的數字略有不同,從最早的「太初曆」使用的數字29.5308642天,之後的幾部曆書如西元237年啟用的「景初曆」使用的數字29.530599天就已經很接近現代「平均朔望月」觀測的數字29.530588天。因為月球繞地球公轉週期遠小於地球繞日週期,「朔望月」的觀測數值相較也相對容易得多,也因此「朔望月」的數字自然比「回歸年」的數字更早接近當代的數值。

但不管數字為何,平朔採用的方式是每個朔望月長度相同,以現代的數字來說就是29.530588一直累加下去,我們在【古代怎麼推算朔日 (1):概論】也曾提到過去如何使用平朔來計算朔日。

使用「平朔」會造成的現象是大小月會交替出現,而大概在第17個月會出現連續大月。原因很簡單,因為朔望月的平均天數剛好略大於29.5天,大月小月交替是必然的結果,讓我們來實際操作看看吧。

假設第一個合朔時分是在該日凌晨0時0分,那我們知道下一個朔日即是29.530588天後,也就是過了完整的29天,第30天會是下一個月的朔日,亦即第一個月的長度是29天。繼續算下去29.530588繼續加29.530588為59.061176,也就是從最初開始過了完整的59天,第60天是新的月之朔日,換句話說第二個月的長度是30日。

如此操作下去,我們計算看看前60個月每個月的長度為多少日,請見下表:

1 29 30 29 30 29 30 29 30 29 30 29 30 29 30 29
16 30 30 29 30 29 30 29 30 29 30 29 30 29 30 29
31 30 29 30 30 29 30 29 30 29 30 29 30 29 30 29
46 30 29 30 29 30 30 29 30 29 30 29 30 29 30 29

我們可以看到確實大小月交替出現,第17個月會出現連續大月,這是使用「平朔」時的必然結果,同時也不可能出現連續小月。

後來古代東亞慢慢能掌握「朔望月」的實際長度而非平均長度後,便慢慢想改成更貼近真實狀況的「定朔」了,也就是照著實際「朔望月」的真實長度來定每個月的長度。


詳細的計算方式會在日後慢慢介紹,讓我們先來看一下影響「朔望月」長度的幾個比較重要的因素,第一個是「月球橢圓軌道與橢圓軌道的進動現象」,請見下圖。

上圖的月球軌道並非實際比例,除該軌道半長軌有放大之外不然會根本看不到,離心率也放大10倍方便讀者觀察想像,月球橢圓軌道的離心率約0.0549,視覺上其實是個很接近正圓的橢圓。圖中我們可以看到,月球軌道的長軸有在緩慢旋轉,大約以8.85年左右旋轉一圈,讀者若有耐心的話看到最後應該可以看到該軸終於轉完一圈。因為月球繞地也因橢圓軌道的關係同樣也是不均勻的視運動,若朔的相位接近「近地點」時,則該朔望月的長度會較短,相反地,朔的相位接近「遠地點」時,則該朔望月的長度會較長,加上此長軸的緩慢旋轉即「進動」的現象,造成每個「朔望月」的長度便稍微有不同。


另一個影響因素倒不直接跟月球有關,而是一直提及的太陽視運動的不均勻現象,請見下兩圖(為方便讀者觀察與想像,地球與月球的橢圓軌道都誇大繪製,實際上的軌道都很接近視覺上的正圓):

我們可以看到在地球接近「近日點」的時候,因為地球繞日的角速度較快,月球回到「朔」要花更長的時間,圖中的天數遠超過我們認知的長度,因為這些軌道並非實際上的橢圓軌道。

上圖是離「近日點」較遠處,因為地球繞日的角速度較慢,因此月球回到「朔」的天數便短得多,我們可以看到相同的天數月球已經繞過「朔」,而進到下一個月了。

上兩圖同時也有將「月球橢圓軌道的不均勻視運動及其進動現象」模擬進圖中。




下兩圖則是按照真實的地球繞日與月球繞地的「離心率」所畫出的圖,可以看到兩個軌道都很接近正圓,不過為了方便讀者觀察,月球軌道的半長軸還是放大了不然會完全看不到。

上圖的地球運行靠近「近日點」,地球繞日的角速度較快,月球需多繞一些方能回到「朔」的相位,因此其天數相較下圖較長些。

上圖比較靠近「遠日點」,地球繞日的角速度較慢,月球花少一點點的時間便可回到「朔」的相位,因此可以看到此朔望月的天數較短些。

雖然有眾多影響「朔望月」長度的因素,但朔望月的長度不會長過30天,也不會短於29天,根據NASA的數據,目前所知最長的天數是29.84089天,最短則是29.26574天。因此照實際朔望月來排定月份的長度,天數始終會是29天或30天。


這篇文章中我們簡單介紹了一些會影響「朔望月」長度的因素,日後的文章我們會繼續介紹古代怎麼利用觀測的數值來修正「朔望月」的長度,進而採用「進朔」以及最終的「定朔」。